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93 (第2/2页)
>正好见到六娘子和李十一郎有说有笑地走了出来。
李十一郎今年虽然十三岁,有男女大防要守,但六娘子毕竟还小,也说不上越礼。
七娘子心中一动。
李家的这两个少爷,都很温文,打扮得也很光鲜。
十一郎又是个少年样子了,看起来尔雅风流,很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。
她就抬脚想避开六娘子和十一郎。
“七妹,”六娘子却一眼就看到七娘子,笑着招呼。“十一少爷给我说光福寺的故事!”
七娘子只好笑着等了等六娘子和十一郎。
十一郎就把故事从头说了一遍。
他口齿清楚,用词典雅又不生涩,把光福寺的特别之处,点得活灵活现。
宋代的古桥……梁代的山门、唐代的铜观音,高僧的舍利,西域来的佛经……
三个人一边说,一边走,五娘子、九哥和十二郎围在石桌边上吃腌梅子,九哥远远地招手让他们过去。
走到石桌前的时候,十一郎说到了司徒庙。
司徒庙里有唐代和的时刻,手法古朴,笔触圆润,是吴中名碑。
五娘子就看了七娘子一眼。
眼中闪烁着心动。
她们练书法的人,听说哪里有好字,总是想要看一看。
七娘子含笑摇了摇头。
五娘子就有些遗憾,“十一世兄是男儿身,可以东奔西跑,真好!”
十一郎唇边含笑。
“司徒庙里还有四株千年古柏。”他温和地说,“古柏我是带不回来……不过,却可以为五世妹要几张拓片。”
五娘子很惊喜,“那先谢过十一世兄。”
十一郎又问七娘子,“七世妹也雅好书法?”
七娘子忙谦让,“谈不上爱好,不过无事写几笔。”
十一郎点了点头,又看了看六娘子,若有所思。
七娘子就觉得很古怪。
46、挑选
十一郎看向了六娘子。
六娘子不等人盘问,自己就乖乖奉上答案。
“我只爱绣花,不爱读书。”她笑嘻嘻地说,“拓片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事,一下要太多也不方便的,就不麻烦十一世兄了。”
六娘子坦白得可爱。
十一郎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淡淡的失望。
七娘子若有所悟。
再想到李太太在正屋的表现,她唇边就挂上了一抹淡淡的笑。
俗话说的好,高嫁女,低娶妇。
李家和杨家虽然在职务上是上下属关系,但地位相差并不悬殊,布政使再往上一小步,在内可以为尚书,在外也可以为巡抚……两家只能说是合作,不能说是统属。
李家的嫡子如果求娶杨家庶女,一来,可以让两家关系更加和睦,二来,庶女的底气不如嫡女足,比嫡女要更好辖制。
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勇气像初娘子的夫家李员外家一样,与地位悬殊的家庭结亲的。
杨家女儿多,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